中西医结合学院2019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9-03-15】 点击数:【】
2019年,中西医结合学院将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更名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认证”的学校发展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断建立和完善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力以赴做好学院各项工作。
一、党政管理
1.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从严治党
把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引导全体师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抓好主题教育,弘扬主旋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立足工作实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注重提升活动实效。充分利用网站、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做好理论宣传和阐释,使学习宣传更加生动、鲜活、形象,增强感染力、吸引力。
2.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对支部书记、辅导员、学生干部定期培训。加强制度建设,使意识形态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保证意识形态工作贴近师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根据学校文件精神,制定领导班子和副教授职称以上的非党人士交朋友的工作计划,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建立统战团体作用发挥机制。
3.做好“双一流建设”、“更名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认证”等学校中心工作。
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我校“双一流建设”、“更名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认证”的重要之年,也是我校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一年。做好规划部署是实现目标的重中之重。中西医结合学院将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按照学校总体规划,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开拓创新、务实高效、团结协作的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加快新班子的磨合工作,实现无缝对接
传承中西医结合学院“团结奋进、积极进取”的良好家风,加快新班子磨合,实现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决定重大事项。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和规范工作通报制度。落实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报告制度,加强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保证学院重大决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加强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内涵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培养模式。针对中西医结合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解放思想大讨论,保持我校中西医结合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适时编写中西医结合学院院志,适时召开中西医结合教育医教协同会议。
6.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对各项工作的过程管理
结合新形式,新政策,修订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从严治党、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加强对各项工作的过程监督,使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又快又好的发展。
7.工会工作
继续推进二级学院教代会制度,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加强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提升民主管理水平。
完善职工帮扶体系,进一步细化在职工疾病入院、生活困难、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保障措施,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举办职工乐于参与的文体活动,进一步提升活动品质。在原有文体活动的基础上,举办具有学院特色和适应职工需求的高品质活动,在保证参与度的基础上突出活动特色。
二、教学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我院总体发展规划和师资现状的需求,2018年拟招聘教师3-5名,以满足教学的需求。鼓励教师学历再提高,使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力争达到30%;进一步加大对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和团队的培育,加强学术团队和梯队建设;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选派教师进修学习。
2.师德师风建设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师德师风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性。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建立良好的师德舆论宣传导向,倡导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探求新知的风尚,践行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真诚合作的氛围,引导教师爱岗敬业、严格自律,提高师德修养。
3.专业建设
根据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冀教高函[2018]66号)、教务处《河北中医学院关于制定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工作方案的通知》(冀中医教[2018]38号)要求,着重领会陈宝生部长“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及“奋进之笔”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提升我院各专业的内涵建设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加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而提高我校新开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4.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在充分遵循各专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优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原则;研究、分析并探索出适合各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完善各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积极探索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在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改课题的基础上,申报省级教改课题1~3项;发表教改论文5~7篇,其中CSCD论文2~3篇。
5.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以培养和提高广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为宗旨,开展系列科技创新活动。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2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4~5项。指导大学生参加竞赛、论文获奖3~5项。
三、科研、学科、研究生工作
1.加强科研管理
不断提高教师科研意识,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完善有关激励制度,拓宽课题渠道,激励教师申报重大课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积极探索并实施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凝练和提升学科研究方向,重点抓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级课题申报工作,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对申报项目的老师进行指导,提高申报项目的质量。力争国家级项目资助1~2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10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争取条件,申办河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2.加强实验室建设
优化整合资源,搭建“实验大平台”,拓宽专业实验室,以中西医结合临床一流学科及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肝肾病证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在实验环境、仪器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按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求,最大限度地实施资源优化配置、优化实验布局,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积极准备2019年的河北省重点实验室评估,争取获得经费资助。在原有实验室、研究室基础上,积极申报河北省或国家科研平台,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良好的研究和实验平台。
3.加强学术交流
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扩大对外交流,把学术报告制度形成常态机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学院老师获取新的学科前沿信息和启发研究思路。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提高科研水平创造条件。积极跑办手续,争取承办在2019年11月份在匈牙利举办的“第十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二次中西医结合分会场”。加强与相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
4.加强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
发挥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优势,在学科内涵建设方面注入新的内容。加强河北省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结合汇通学派发源地的地域优势,挖掘河北中西医结合特色。出版《中西医汇通学派学术思想研究》和《中西医结合实训指导系列丛书》,形成标志性研究成果。
5.学位与研究生管理
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导师负责制。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加强研究生日常管理,进一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申报省级创新课题,举办第二节中西医结合创新课题论坛,推荐1-2名优秀研究生赴国外进修学习。安排好2017级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
6.提升中西医结合临床一流学科水平
(1)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高基础研究水平,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国内前沿,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认真抓好各类项目申报。完善科学基金项目配套经费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科人员结合学科研究方向,申报各类课题。争取获批国家重大课题,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取得高级别科研成果。
(2)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学科队伍,促使学科持续发展;鼓励学科内的青年学者跟踪国际前沿研究,通过合作研究、国外进修、参加重大学术会议等途径,拓宽视野,丰富经历,提升学科队伍的整体研究水平。选派1-2名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科研院所学习交流。引进领军人物,打造高水平学术团队,实现学科重点突破。吸引和稳定国内外一流人才和队伍,带领学科走向国内学术前沿。
(3)学习并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参照省教育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期评估实施方案》,梳理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制定整改措施,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积极准备材料,争取在2019年中期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
四、学生管理工作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大报告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和学习过程管理,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着力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通过自学、沙龙、培训、参观学习;不断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积极呼吁学校制定专职辅导员的聘用条件、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的相关文件并给以制度化保障,确保学生工作队伍主体的稳定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学生干部的群众中的引领作用。
3.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充分发挥宿舍心灵护航员、班级心理委员、安全信息员、教学信息员、网络信息员的作用,配合相关部门和专业教师,确保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的建设。
4.继续加强校园文明和学风建设。
继续坚持开展校园文明建设活动,深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法,整合力量,规范学生的言行,提升学生的基础文明修养,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推进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体制与管理机制的有效运作,为学风建设提供保障;充分利用兼职班主任专业优势,建立于辅导员的配合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业指导,促进良好学风和班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5.加强学生就业和创新创业工作。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校友的积极性,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了解就业形势政策,提升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不断扩大参与范围,加强针对性指导,激发学生创新理念和创业热情,努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平台。
6.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好各项活动落实。
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大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配合学生处系统化、规范化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学生的安全行为,做好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各方面工作。继续加强实践育人活动开展,进一步完善资助育人体系。